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-餐饮老板内参【官网】

200万+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;业务涵盖:媒体传播、餐饮培训、餐饮数据研究、餐饮报告出版、餐饮严选加盟、餐饮供应商优选、餐饮项目孵化等;获财经作家吴晓波、源码资本、美团点评、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

11个月赔500万,情怀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

11个月赔500万,情怀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
餐饮老板内参
内参头条
2016-03-18
3.9万

   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


    这也是很多创业者的情怀。


    然而在专业壁垒和冷硬的现实面前,情怀往往会被碰得头破血流。


    今天,我们来听一位餐饮创业者温先生的故事,看他如何理解情怀和专业的博弈。


口述:温先生 整理:闫太然


2014年年初,在大众餐饮红火,火锅云水沸腾之年,我带着对重庆火锅的热爱,带着一份激昂的创业情怀踏进了餐饮业,想把最地道的重庆火锅在郑州做完美的呈现。


然而,情怀在冷硬的现实和专业面前碰得头破血流,11个月,我交了昂贵的学费,创业7年的积累在这一场任性之旅中血本无归。



理想是:把重庆的一锅潋滟搬到郑州,“味道安好,便是晴天”

现实是:开店是网状动线、复合工程,开业首日断电,吓退几条街的顾客


我是86年生人,2007年开始创业,接触过地产,做过食材,玩过电商,一路马不停蹄的折腾,还算小有所成,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

我媳妇儿是四川人,每到川渝一带,当地的火锅都让我欲罢不能,特别是重庆,“桃花树下吃火锅”的风情更是让人心醉。


而郑州的很多火锅都是后味儿不足,吃到最后只剩下辣、咸、苦。于是我就萌生开一家重庆风味,吃到底香到底的火锅店。


说干就干,2014年年初起,我和另一位做过餐饮的小伙伴用半年的时间跑遍了巴山蜀水,从嘉陵江畔到朝天门码头,从繁华城市到民间街巷,尝了无数的火锅,只为了找到最为心仪的味道。


终于不负所愿,我们找到了一味正宗且地道的火锅底料,带着这一收获信心爆棚地回到郑州,开始了而立之年新的创业。


我单纯的以为只要味道可以,一切就都不是问题:为了保持后味儿,底料手工炒制,再进行无渣提纯;为了保证口感,食材也都是优选,羊肉自内蒙订购,鹅肠来自濮阳一集团公司,每一款食材都出身名门,保证新鲜……我的创业伙伴也是餐饮技术派出身,对火锅出品更为讲究。


于是,带着对产品的充分自信,在没有评估人流量,没有定义客户群,也没有提炼卖点的情况下,就草率选址,再速度开业。


我们也进行了试营业,形式就是当时最为流行的“内部封测”,邀三五好友,请媒体探店,大家吃了都说好。我们也开通微信公号,讲述我们的情怀。


然而,这正是败局的开始。


由于所选位置交通不便,店面气质也和周边居民不搭调,进店客流非常不理想。


为了拉人气,我们开始在周边发传单搞地推,“吃100送100”,这一招果然奏效,8月1日正式开业当天,店里迅速挤满了顾客,然而,一个要命的bug爆发了——几十台电磁炉同时启动,店里的电力负荷根本无法承载,一开火就断电,任你再好的食材,吃不到嘴里,只会在顾客心中划下一道黑线。割肉打折之后,我反而把周边几条街的顾客都给得罪了。


出现这种要命错误的原因是,我对开火锅店要做“电力增容”毫无概念,于是“扒衣见君”,餐饮小白的阿喀琉斯之踵暴露无遗。



理想是:做个安安静静的“川西美男子”

现实是:在强大的市场惯性面前投降,把心血之作搞成了大路货


开业的出师不利,给我留下惨痛的教训。已经创业7年,第三次出发的我,开始重新审视情怀,重新认识餐饮。


店面的选址有问题,然而,上百万的成本已经扎在这里,我只好在别的方位寻求突破。


先是找专业的策划公司,提炼店面爆品。


重庆火锅有四大件:毛肚、鹅肠、黄喉、血旺。从本地消费认知来看,毛肚已被巴奴占领,血旺太大众,黄喉又太生僻,我们就把目光放在了鹅肠上。从选料上突出一个鲜字,绝对不用冻鹅肠,保证每一份上桌的鹅肠都是最新鲜的。


然而,后来的经历证明,即便能占领一款产品,我们也只是学到了皮毛,最难描摹的是门店经营背后的心法、神韵,以及用来支持神魂的一套强大的系统。


无意识之间,我已经过度收缩,成了一名可悲的跟随者。在店面的装修设计上,我们最初是想呈现传统的川西民俗特色,以四川弄堂为特色,配上川西传统小食,来表达火锅的正宗。但当时市场上一水儿的老榆木,混搭风,在强大的流行设计面前,我开始不自信,更改了装修设计方案,致使店面装修环境同质化严重。



理想是:快速扩张,创造规模优势

现实是:市场过剩,倒在等待市场回暖的路上


一系列的碰壁之后,开一家火锅店已经不是风光旖旎的情人,而成了柴米油盐的婚姻。


在我开始沮丧的时刻,我的小伙伴宁可不要工资也要陪着店继续经营。


就这样鼓起勇气在奔跑中调整姿势。经过一系列的艰难调整和改进,用过硬的产品征服顾客,我们终于在第五个月实现盈利。


2014年的餐饮界也是个理论大爆炸的年份,互联网思维、模式主义等等乱花迷眼,当时我也在规模论面前迷失了,盲从于模式如果不能迅速铺开,就会丧失发展势能,在小胜之状未能扎稳的情况下,选择了开第二家店,并寻求加盟合作,试图用规模对冲成本。


然而,现实却是,当时的郑州已经变成火锅之城,几乎所有的进入者都选择了火锅这一标准化程度高,技术依赖性低的业态。


在内部功力不扎实,外部市场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,我的第二家店遭遇了这样的尴尬:吃过我家火锅的人都说好吃,但就是客流量上不去。


苦撑到2015年的6月份,实在撑不下去,我只好选择了关门。算下来,两家店面积总计1000平,装修花了120万,每个月房租17万,人员工资16万。为情怀买单,11个月,我搭进去了500万元。


我的一位朋友说,“专业不够,情怀来凑;方法不精,匠心来撑,在商业的赛道上挤满了穿戏服的人。


说得一针见血,商业竞争从来都是残酷的,情怀是要有的,但只有情怀是远远不够的。

0
点赞,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